返回

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

分类

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

作者:醉剑书生
主角:杨帆朱元璋
分类:历史
频道:男频
更新:2024-05-20 19:17:22
开始阅读 APP阅读
小说简介
在《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这部男频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作者醉剑书生的创作能力,能够把如此平平无奇的人物杨帆朱元璋写的如此的形象生动,就像是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的人物一样,小说内容概述:穿越大明,杨帆成为一位正七品给事中,只要被老朱处死就能够回到现代走上人生巅峰,杨帆一下就乐了,开始疯狂死谏的作死过程。今天参大臣,明天参太子,后天参老朱,大后天,参众位皇子!老朱要分封诸藩王,他反对;老朱要禁海,他不同意;老朱要北伐,他弹劾;朱元璋:混账!你当咱不敢杀你?杨帆:求求你了,快点杀了我,我真的只想死。......
章节推荐

杨帆一心求死,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忌。

于是在奏章的最后,他毫不客气地说道:“一部《祖训录》,使皇帝子孙夺天下人之血汗而尤不足;增加功臣食邑,足以使皇帝‘轻徭薄赋’之承诺犹如废纸,而如今,朝廷之中,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这话说的极其不客气,朱元璋本就再一次暴怒了,何况还有一问。

“是故,臣有一问,敢问皇帝,如此三五十年,皇帝之子孙骄奢淫逸,功臣官僚朋党争权,而天下如鼎沸之时,陛下可有雄心再造大明江山否?若不然,谁可保证万民之中,竟不能再有以为百折不挠之洪武天子横空出世?”

朱元璋大叫三声,但这一次,他被马皇后摁在了龙椅上。

马皇后也有一问:“重八,若果真到了这一步,你还能打得动?徐达还能百战百胜?”

“咱……”朱元璋张口就要否认。

他坚决不认为别人能成就他这样的丰功伟绩。

马皇后叹息道:“当年在义父麾下的时候,你我朝不保夕何等惶恐,若不是大将们拼死厮杀,如今哪有你坐天下的道理。”

朱元璋默然。

马皇后又道:“我倒是看出来了,这个杨帆恐怕是没有什么人指使他,我看啊,他就是一个一心站在百姓那边的官员,你不给他权力,人家不替你考虑江山永固,你要给了人家权力,人家当然要考虑自己的职责,这就是他所说的‘明臣职’,只不过,能不能正君道,那还要看你是不是明君。”

朱元璋一腔怒火,就被马皇后这么几句给说消散了。

想想也是啊,那杨帆又不是傻子,他为什么拼着一死要得罪这么多人呢?

“咱也认他的话有道理。”朱元璋静下心来仔细看了一遍奏章,叹息道。

马皇后笑道:“这就是了,你看,唐太宗能容得下魏征,这才有了贞观之治,你不是想要建立一个比贞观之治还要兴旺发达的盛世吗,那为什么容不下一个说真话的年轻人呢?”

说到这,马皇后只用了一句话便安抚住了朱元璋:“你不喜欢那些成了精的文人,可要是敢说真话的,不怕让你杀头的人也被你讨厌,那就只能让那些马背上打天下的老兄弟帮你,帮咱儿子了。”

闻言,朱元璋沉默了,他这辈子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又岂能看不到功勋集团飞扬跋扈,文官集团陷于党争的危害。

可这些人是大臣,是有本事帮他安抚天下、帮他儿子坐稳皇帝宝座的人才,他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吧?

他总得让有本事有脾气但没野心的人帮他老朱家江山万年永固。

这个杨帆说话很难听,可人家的确没什么利益诉求。

这就是个不怕死的二愣子啊。

“那咱还跟他计较啥,算了。”朱元璋悻悻然挥手道。

“不,这小子纵有万古,横有八荒,把咱家和满朝文武都骂了个遍,连你这个皇帝也被他毫不客气地骂了一顿,不处罚怎么行呢!”马皇后笑道,“重八,我看咱们得对这小子认真点。”

朱元璋惊奇,你对这么一个二愣子还能怎么办?

“那让他去前线帮徐达打仗好了,还怎么认真对待他?”朱元璋不满,“难道还想让咱把他当诸葛亮?咱是刘备,可他不是诸葛亮啊。”

马皇后莞尔笑道:“那就让他在亲军都尉府好好呆着,咱不杀他,也不打他,反而要好吃好喝养着他,没事啊,让咱儿子去打探打探他,他若是有真才实学,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咱儿子就有了一个耿直的帮手。”

“对,对对对,”朱元璋大喜,摩拳擦掌道,“妹子,你说这厮,这个杨帆他敢不敢劝说咱大儿赶紧造反?咱每天啊,就想着一起来,好大儿穿着龙袍站在咱面前说,爹,你退下,我想当皇帝,这个杨帆要是能把这件事办成,咱给他一个国公都没问题。”

马皇后失笑,但她知道朱元璋的心思。

这普天之下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要造反,朱重八绝对马上弄死他。

可要是朱标说他想当皇帝,朱元璋第一个带头脱下龙袍,提前结束自己的统治。

可这个杨帆不太可能干这种事。

马皇后可看得清楚着呢,这个杨帆,对他们老朱家的那帮子孙,意见可大得很呢。

两口子商量了大半夜,决定先把杨帆关在狱中,让朱标先去探探他的底。

朱元璋毕竟还是不太放心杨帆身后就真的没有人指使。

次日一早,没有早朝,朱标大早上到奉天殿来见。

朱元璋吩咐道:“把这个狂徒你给咱好好审一审,但不要用太子身份审问。”

朱标无语道:“可这个杨帆身后就不可能有什么指使者,早在洪武元年,他就从西安府跑到应天来,至今除了读书就是读书,根本没有和任何人有接触。”

“你不懂,这些读书人奸猾,他们有的是法子暗中互相联络。”朱元璋哼一声冷冷道,“李善长是如此,刘伯温也是如此,他们和咱不贴心。”

朱标只好先告辞,决定中午过去问问。

他一走朱元璋也拿出昨晚亲军都尉府找来的杨帆的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杨帆几乎每天的饮食起居和一言一行。

朱元璋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杨帆跟任何人接触的证据。

他真的就像是一个孤臣一样,既不和功臣集团来往,也绝不和浙东官僚集团亲近,独来独往,犹如他朱重八当年抱着那个破碗走天下一般。

“魔障,这绝对是咱命中的魔障。”朱元璋骂道。

可虽然他很生气,但他很快给三省六部下达诏令,命“各衙暂缓执行《祖训录》,再好好地议一议”,这可把三省六部的官员们吓得够呛。

要说没有官员能看出《祖训录》里那一条条的危害,那存粹是自欺欺人,但即使看出来,他们也不会去说。

朱元璋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对官员是极其不信任的,若是有官员上书反对《祖训录》,朱元璋的第一想法就是有人串联想要反对自己,而不是去思考上书内容的真假。

这也是杨帆运气好,那一封奏折刚好被朱标看到,随后有赶来的马皇后才安抚住了朱元璋,否则他现在的坟头草恐怕早就已经有几米高了!

免费章节在线阅读
全文阅读
网友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猜你喜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