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时家的事情像长了翅膀似的,一夜之间就传遍青州大街小巷,满城人尽皆知。
时家老太爷的丧礼也从刚开始极尽哀荣变成了一场笑话。
来吊唁的宾客把时家围了个水泄不通,都在窃窃私语憋着笑声。
尤其当方氏牵着蒲宝出来的时候,人群明显就起了一阵骚动。
小小的娃娃,本来就长得粉妆玉琢,穿着昨天晚上方氏连夜赶出来的白麻孝服,就更不得了了,矮墩墩雪团团的,活脱脱一个雪娃娃。
“哇!好可爱!”
“她娘是谁啊?怎么这么想不通?有这么个女娃何必还送回来?”
“就是,带着她随便改嫁哪家都成啊,谁还会亏待她?……”
接着画风就变了:
“看这娃娃,她娘一定长得不差,怪不得老太爷临了临了都没把持住。”
“没把持住好说,关键老太爷厉害啊……”
“也不知道老太爷是不是有什么保养的秘方?”
吧啦吧啦……
种种议论声起,真是说什么的有。
被目光聚焦的时家人如坐针毡。
尤其几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孩子,更是觉得什么面子都丢光了。
最觉得难堪的,当属时芸芸。
为了这个事儿,她昨天晚上已经哭了一整晚了。
看着被大伯娘牵出来的蒲宝,简直恨不得上去抓花她的脸,把她远远扔出时家。
时老太太一脸冰霜,什么话都不说。
和昨天比起来,她今天看起来像老了十岁不止。
幸好今天就是老太爷出殡的日子,时家人总算不用再被各种各样的目光所凌迟。
但时家人再镇定,也掩盖不了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原本计划得好好的出殡仪式也潦草而仓促的结束了。
把老太爷匆匆忙忙送上山就算。
晚上回来,把大门一关,时老太太就召集众人说事儿。
关于蒲宝,总要有个明确而清晰的交代。
老太太疲倦又忧伤:“事情就这样吧,从今天起,她就是你们老太爷的闺女!”
时老太太都不愿意称呼蒲宝,只用一个“她”字代替,可见心里对这件事膈应得有多厉害。
老太太还没说完,时芸芸就冲了出来,哭道:“曾祖母,她根本不是我们家的人!把她撵出去吧!”
时老太太怒:“住口!这件事是我还有你父亲他们亲眼所见,证据确凿!滴血认亲还能有假吗?”
“她留下,不过是你太爷爷一桩风流韵事,碍不着什么,但如果撵她出去,旁人才会指摘我们时家!孰轻孰重你自己要有个掂量!”
时芸芸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只哭。
魏氏心疼女儿,上前帮着说话,一家人吵吵嚷嚷。
这一切蒲宝都听不见。
她今天很乖,别人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叫她磕头就磕头,叫她跟着就跟着,所以,这一天下来,她老人家可累坏了!
此时累坏了的小宝宝就在榻上摊手摊脚的呼呼大睡。
屋里再吵翻了天对她都没影响,小肚皮还睡得一起一伏。
老太太简直没眼看,连翻了几个白眼。
也不想再多纠缠,直奔主题:“我老太婆年纪大了,没有这个能耐,也没有这个精神头照顾她,你们说说吧,怎么办?你们谁照顾她?”
底下众人都保持沉默。
方氏虽然千肯万肯,但她不可能主动把这件事情当下来。
一来照顾孩子本来就是要担责任承风险,本来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她不可能主动说;
二来老太太心烦,其他人就得低调些,总不能老太太不喜欢的人,你兴高采烈上去当宝贝一样捧回去,你让老太太心里怎么想?
所以主动是不可能的,永远不可能主动的,只能等着老太太分派任务。
“老大家的,你怎么说?”时老太太发问。
方氏朝前一步,说道:“孙儿媳妇照管她本来也是分内之责,但我主持中馈事务繁杂,有些忙不过来,要不二弟妹吧?”
刘氏赶紧摇手:“不不不,我不行!长谦都够淘了,要不三弟妹吧?”
她推给了魏氏:“三弟妹家有两个闺女,照顾闺女都有经验了!芸姐儿和菁姐儿她们的衣物什么的也可以给小姑姑穿。”
她说话口无遮拦,想什么说什么,魏氏一听就炸了:“二嫂你什么意思?什么叫我带闺女有经验?你是不是咒我生不出儿子来?”呱啦呱啦一通骂。
时菁菁哇的一声大哭:“我不要!我不要把我东西给她,我不要!我我扔了都不给她!”
老太太本来就烦,见这场景,干脆就直接点派了:
“就这样吧,老大媳妇你受累一点,你来带她。”
刘氏见老太太把这个烫手山芋给了方氏,松下一口气。
又问了一句:“那每月是不是给大房多拨一些银钱?”
她们三个妯娌,一人管钱,一人管账,老三魏氏管库房,所以刘氏有此一问。
提到钱,魏氏又炸了:“拨什么拨?她一个小娃娃家能吃多少用多少?在家里守孝,又不出去应酬,就不用买新衣服新首饰了!”
老太太疲倦之极,挥手让众人退了:“每个月从我账上给大房五钱银子!”
“从现在起开始守孝,不要出去走动了。”
“这几年大家都安分些,过两年孝期满了再说。”
“好在芸丫头和菁丫头都还小,过两年再说亲也无妨。”
时芸芸委屈的泪水又漫了上来。
曾祖母真是……
她已经十岁了,正当是相看夫婿的好时候,要再等两年,她都十二岁了,好儿郎都被人家订走了,还说什么呀?!
不由就狠狠瞪了榻上的蒲宝几眼。
都要怪这个贱坯子!
不知道是不是时芸芸的错觉,她总觉得她越气,那丫头的呼噜声就越大。
葬礼过后,时家人关起门来守孝。
除了时令和时长谦照常上学之外,其他人基本都窝在家里。
但窝在家里也并不代表无所事事。
尤其是方氏。
她要照管全家人吃喝拉撒,仍然忙得脚不点地。
加上时老太太又病了一场,方氏又跑前跑后的照料着。
总算几天之后时老太太好些了。
这天正逢十五。
时家虽然称不上什么名门望族,却也是有规矩的,初一十五所有的儿孙都得去给老太太请安。
一早,蒲宝就被方氏从温暖的被窝里给挖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