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1701
0004章吃肉到过瘾
河口码头附近没有高大的树林,只有盐碱滩上面的少数灌木和被雪覆盖的苔地,北风呼啸而过,在野地搭帐篷根本不能御寒,把沙船的粮食和食水分别搬到码头和探索号,几乎所有人都拥挤在探索号的后货仓。这里有柴电系统提供的暖气,尽管温度不算高,但足以御寒。庄不鸣下令,由长崎招募的各种工匠组成第三旗队,另一些从长崎招募的壮丁补充第一和第二旗队,郑石竜提拔为第三旗队旗牌官,张顺昌仍为第二旗队旗牌官,以功加双禄,庄不鸣自领第一旗队,三只旗队组成北海营,营尉由庄不鸣兼任。郑石竜第三旗队收集附近的木材,制造冰排;张顺昌第二旗队携带五天给养,寻找庄不鸣以前设置的路标,以每两里设置一个休息点,准备木柴帐篷热水,一直找到内河码头和设备室,谢德兰牧羊犬旺旺协助带路。庄不鸣需要控制探索号,保证船舱里四百多移民的安全。
张顺昌第二旗队早出发两天,不过要寻找路标,伐木开路,树立帐篷休息站,不断从探索号和码头向各休息站补充补给,所以找到设备室的时候,看到郑石竜第三旗队已经到了,正在伐木造屋。郑石竜第三旗队造好冰排后,由穿着防滑冰刺靴的人轮流推拉,在封冻的标津河面滑行,体力消耗少,反而比张顺昌第二旗队早到。在第二旗队抵达后,几十个壮劳力大大加快了木屋建造速度,在设备室的周围,建立了一圈几十座高脚木屋。探索号在第二旗队第三旗队建立营地和木屋的时候,在码头瞭望的小妞发现在海里没有封冻的海面,发现鲸喷起的水柱。庄不鸣开动探索号,在几百人的注视下,用双联14.5毫米重机枪猎杀了这头30吨的须鲸,不到两个小时,这头20多米的庞然大物就拖到了河口码头,几百个人操刀齐上,把这头巨鲸分成了大堆的肉块,几乎留在探索号的人员都参与了处理鲸肉的工作,接下来的几天,移民们各个吃得红光满面,满嘴流油,全员士气大增。当几天后营地木屋造好,除了留下一队看守船只,大多数移民分为十几队携带粮食从两路来到这个新的营地,庄不鸣开着BVS10履带车,载着身体不好的老人开路,身体好的步行走陆路。妇女儿童坐冰排走水路,在全员到达后,庄不鸣办理了一个大火锅鲸肉宴,在宴会上,把新营地命名为北海县标津镇。
最初的营地只有勉强居住的木屋,十几个人挤住在不到三十平米的小屋,生活十分不便,尽管目前粮食和肉类供应充足,从长崎得到了不少稻米,猎杀的鲸提供了上万斤肉食,不过考虑到度过冬季需要到明年四月,还有长达五个月不能种植,庄不鸣召集张顺昌和郑石竜,还有各组长开会。郑石竜和他的部下商议后提议,既然这里冬季长,最好趁现在地面积雪,大规模砍伐木材,一方面这里木材粗大,质量很好,另一方面冬季伐木,容易通过压实的雪地运输,而且大木的边角料可以提供所需的取暖燃料。张顺昌代表他的第二旗队建议,在修建休息站的时候,发现这里麋鹿成群,可以组织捕猎队,能够提供皮毛和肉食。庄不鸣的第一旗队有人则说,这几天河口码头的守备人员在对海瞭望中,发现不止一头巨鲸在近海的未封冻区域喷水,上次捕获的鲸提供了上万斤肉食,只要再猎一头鲸,又可得上万斤肉。庄不鸣宣布,记名投票决定,首先猎鲸,第一旗队二十多个人足够了,就是猎杀到的鲸需要很多人处理,因此各组报名参加分解处理队和冰排运输队,猎杀到的鲸在河口码头就地分解,冻肉然后由冰排运输队通过封冻的河面运送到标津镇营地,营地组织建立冷冻肉库和加工熏肉腊肉的作坊,所有人的劳动以标准口粮为计算工分基准,最后的口粮和肉食分配按照工分计算。郑石竜第三旗队负责规划新城镇的建设,除了伐木造屋,还要建设细木工房,提供日常桌椅床凳。其中伐木造屋为基准工作,完成就有基本口粮和肉食供应。细木工房以工具和劳力入股,所有制造的桌椅床凳,以标准口粮为单位出售,收入以股份分红。张顺昌的第二旗队分出两队,一队协助组织冰排运输队,一队协助组织木材运输队;余下的两队由张顺昌挑选精锐建立捕猎斥候队,先对附近的猎物分布做调查,挑选余下的人组织为标津镇巡逻队,负责巡查警戒周边安全。捕猎麋鹿不是优先工作,比起捕鲸,消耗劳力多,获得肉食少,不过建立斥候队先期调查,也是必要的,只是天寒地冻,斥候队需要注意安全。
庄不鸣宣布任务后,各队很快组织起来,得到河口瞭望又一次发现巨鲸喷起的水柱后,庄不鸣再次带领第一旗队,沿着上次开的水路,破开河口的冰面,不到半天顺利捕获一头更大的须鲸,接下来几天再接再厉,又捕获三头大鲸,不过好日子总是过得快,又一次寒流来袭,河口冰面封冻很厚,捕鲸队出海的风险太大,庄不鸣宣布,捕鲸大丰收,除了轮流执勤的留守队,全员在分解鲸肉完毕后携带所有骨肉内脏,返回标津镇营地,等回家后全员加餐,庆祝丰收。
目前鲸产品还没有有效的加工,回到标津镇营地,庄不鸣立刻张贴布告,招募建立了皮革加工作坊,首先加工历次捕获的鲸皮,制作皮具。又招募工匠建立了鲸油加工作坊,制作鲸油蜡烛和鲸油皂,以及灯油、润滑油。在细木工房内部设立鲸须和鲸骨加工分部,可以用于装饰木制家具,或者单独的鲸骨鲸须产品。鲸骨质地柔软,多孔,易锯成块状,内含大量脂肪,可用来采油。采油后的鲸骨残值内含磷酸钙50%以上,可用来制造骨粉。骨粉是磷肥的重要原料,供农田园林使用,肥效高,最适于果园、菜园。
标津镇的第一批手工式作坊,除了少数几个,大多数由庄不鸣出资、出工具和原料,然后招募工匠出劳力出技术,成为第一批股份制作坊,庄不鸣一般只派出账房负责登记财务收支,派人提供原料和产品运输,其他的营销和人员管理,都由负责作坊的工匠头领具体负责,所有人,包括庄不鸣,都按照合约分红,分红按照当初的约定,每人交出十分之一作为上交北海县的税收,其余完全属个人资产。第一批作坊集中在木材加工和鲸产品加工,只有少数几个商铺是庄不鸣为了方便移民独资建立的,销售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的日用百货商铺,五金小工具和水暖建材的五金商铺,还有提供刀剑枪械的武器店铺。不是庄不鸣出资的很少,制作陶器瓷器和砖头的窑厂,烧造木炭的烧炭厂,制作生石灰和石材的石料厂,是来自长崎的商家工匠自己出资建立的。这些工坊的收入,按照约定,本来应该缴纳十分之一,不过,庄不鸣在开会时提议,出于照顾刚建立的各商铺工坊,庄不鸣出资建立一个北海建设基金,所有非庄不鸣投资的店铺的税收,转拨给北海建设基金,由北海建设基金在店铺的纳税额基础上,加倍拨款,采购木炭、石灰、道路用石材,储备起来,准备开春修路挖渠。
张顺昌的第二旗队,分为捕猎斥候队和镇巡查队后,在营地周边做了考察,初步绘制了附近的精细地图。在这个地图基础上,以组为单位,分配了开春的开荒地,各组陆陆续续在晴好天设立地界标记。其实,四百多个人手工耕作的范围很有限,一个人,没有畜力协助,种粮食的话,就算粗放耕种,顶多三十亩地,再多就很难照顾过来,而且在农忙时节,还需要别的短工帮忙。实际上,有开荒经验的组,里面5~7个人,有三个左右的劳力,一般选择不过三十亩地。
随着移民带来的牲畜家禽不多,牛马这类大牲畜不到十头,还有三十多只山羊,十几只小猪,百十只鸡鸭,这些牲畜家禽是移民们的宝贝,一直好草好料喂养,就连木屋也给牲畜们分配了最好的。
在忙活了近两个月后,移民点生活基本走上正轨,口粮和肉食有足够库存,各个工坊正常开工,庄不鸣决定建立包括全部青少年的工读学校。从五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家人自愿的原则,庄不鸣提供每天午餐、晚餐两顿饭,建立分年龄的工读学校,白天或者在校读书,或者选择到庄不鸣产业下的作坊打下手实习,还能挣个学徒费。过去一般的作坊,做学徒不但挣不到钱,还要白干活甚至倒贴钱讨好老板。庄不鸣打破陋规,给学徒工发津贴,吸引了大多数的半大孩子入学。十几岁的男孩子基本可以完成大多数对体力要求不高的作坊工种,女孩子在日用百货商铺、成衣商铺、皮具和鲸产品工坊也能工作,一般大孩子学习半天,劳作半天。小孩子基本不外出参加劳作,除了学习,通常在校舍从事剥树皮、煮树皮,捣碎树皮造纸,用造出的粗纸糊纸盒,造纸作坊就是工读学校的附属作坊,所得收入用于给工读学校购置不同年龄小孩子的桌椅,改建校舍,给学校的教学先生发生活补贴。
工读学校的建立,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也解放了部分劳力,孩子们集中管理,省却了家里看孩子的人手,可以多做一份工,多挣几个工分,用于改善家庭生活。而且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食量大,吃得多,在以前,孩子们几乎天天叫饿,自从提供大量鲸肉,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十分明显,工读学校提供的是庄不鸣从物资储存地调出的大米白面,味道和营养都很好,而且只提供给工读学校,除此外,只有军事化管理的三个旗队偶尔才能享受到。至于普通移民,这次也享受了一次,除夕新年到了,庄不鸣召开了一次新年晚餐会。
新年晚餐会是在新建的镇大会堂召开的,镇大会堂是个半圆的建筑,座椅随阶梯升高,其实就是典型的电影院形式的会议厅。在晚餐结束后,庄不鸣给酒足饭饱的全体移民播出了一集北温带农业科普的纪录片,当然字母和配音是重搞的,原本的内容就是介绍在北海道这样的地方如何栽培小麦、玉米、土豆、大豆、甜菜这些农作物。银幕是普通的投影机放映的,其实清晰度不高,有些离得远的看不很清楚。移民们极度兴奋,庄不鸣这才体会第一次看电影的人,会有多大震撼。农业纪录片连续播放了三遍,众人仍不过瘾。庄不鸣只好播放了前几天猎杀鲸和码头分解的实况记录,除了加上配音,没有做剪辑,场面极度血腥,这次众人算是过瘾了。这天应该算是第一次教学片和第一次恐怖片的诞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