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书店
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号,这一年周海刚刚从小学毕业,六月初去参加了市里二中的入学考试,说是入学考试,其实不参加也照样会收你入学,而这样一个摸底性质的考试,目的完全是为了分班和摸清学生的情况,从地理历史,到智商测验,论内容丰富和体现学生的能力,在后世的周海看来比不知所谓的应试教育高出几条街。若是给成年思想的周海来回答,定是能答的很不错,进而获得老师的青睐和照顾。奈何周海穿越回来的时间晚了几天,这考试是由小学的周海去考的。于是一年三班这个安排,就算周海两世为人,却也是跑不掉的。他只需要静待开学,一步三晃的走进教室就可以了。
从五路公车上下来,到了市中心的周海信步走进一家名为《北方书城》的书店,他是来找书看的。九七年的一切娱乐,对于生活在一零年的周海实在是过于枯燥了,不论是电视,同龄人的游戏,还是刚刚进入市里高校的windows3.1,乃至仙剑奇侠传和红色警戒,他都完全提不起兴趣,这也难怪,玩了后世那么多具有先进画面的游戏,再面对这年头色块和锯齿横行的世界,怎么可能还有任何喜爱呢。而书籍就完全不同了,唐诗就是唐诗,宋词就是宋词,这些古文化,代表着一个文明和艺术最高的成就与巅峰,现代人可能比古代人聪明高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却绝不会再有人能在类似领域取得李杜一般的荣耀了。
上辈子的周海是个历史迷,专业书籍,穿越小说来者不拒,易中天于丹袁腾飞的讲史看了好多次,明朝的那些事儿更是爱不释手。不仅如此,他甚至细致的从头开始梳理整个朝代,而当整个进程即将由隋朝进入唐朝的时候,周海穿越回来了。
“多幸运啊,我的爱好是历史,只要是穿越成自己,不论多小,都不会没得研究,最多是现代书籍少点罢了,新唐书旧唐书,白话版资治通鉴什么的,可完全没有还未更新的问题,就连林语堂先生的《武则天正传》都不会少,”周海颇为开心的想。
这家名为北方书城的书店分三层,在后世是个遍布北方的大型连锁书店,而现在纵然全市数的上号,却也恐怕只有这区区的一家店面而已,一层主要是面对学生阶级,出售工具书和应试书籍,二层则安排了专业书籍流行书籍,至于三层,则主要是打折书和枯燥的大部头了。
上辈子一零年的北方小城,市里最大的书店都已经剩不下多少书籍和读者了,但是在九七年,书店还是在群众中zhan有很强势的文化地位的,这座书店中一楼二楼的人就相当不少。更是有些孩子干脆坐在地上看书。
年轻了13岁,身材健美,生理上正处于亢奋时期的周海三步两步就窜上了三楼,这里的人就少很多了,除了打折书架附近有几个人之外,堆着大堆很厚很专业书籍的地方干脆一个人都没有。周海一个猛子扎进了史书堆里,北方书城的历史类书籍还算齐整,不仅新旧唐书俱全,资治通鉴甚至能找到文白合一,还有注释的胡三省版。上辈子周海也是在网络上找了很久,才收到了一部民国版的资治通鉴,而经历过清朝的书籍,天知道会被删去些什么了……
一连几天,周海都流连于北方书城的三楼,虽说书店通常都是很安静的,但是这么个相对一楼二楼而言无人的角落却也显得更加空旷。几天以来,最常见的,就只有那个每日坐在楼梯口值班,端着各种书籍,从坐姿到表情都昏昏欲睡的看场阿姨陪着周海而已。那是个三十几岁的阿姨,烫着卷发,穿针织领的毛衣和素色长裙,整日端着不知道哪个角落的打折书,眼睛似开似闭,只有偶尔翻动的书页证明她至少没有睡着。
“啊,好累,要是有书吧就好了。”周海揉着因为低头太久而酸痛的脖子,自言自语道。
“书吧?”周海是坐在值班阿姨很近的地方看书的,所以这句自言自语并未逃出她的耳朵。听到周海的自言自语,她问道。
“哦,就好像网……恩,就好像酒吧是喝酒的地方一样,书吧自然是给人看书的地方啦,放些桌椅,允许大家可以不把书带出书店的情况下在书吧随意观看,甚至可以作为学生自习的场所,售卖一些饮料,并且按照小时收取一定费用的地方。”周海本想用网吧做比喻,可是想到现在还只是九七年,网吧什么的在外国都很少,就只好选择了酒吧作为例子。
“似乎是个不错的东西,可是,既然用户主要是面向学生和年轻人阶层,收费必然不能安排的很贵,盈利问题要怎么解决呢?”值班阿姨似乎很感兴趣,放下手中的书继续问道。
“不对,书吧本就不是用来赚钱的,除了让大家有个不错的阅读之处,书吧的用途,首先是对一种文化氛围的营造,更是能招揽一批固定的客人,而且,作为很有文化气息的东西,这种新兴事物必定会引起舆论的关注与讨论,相应的就为书店增加的流量,相当于是一个很有效的广告。喜欢上书吧的人,更是会吧书店推荐给周围的人,进一步增加流量。这些,可是用资金很难买来的。而且我们书店3楼有大片的空闲空间,整理出来做书吧,何乐而不为呀。”值班阿姨未等周海说下去,就想到了本市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正好,周海本就在发愁,如何能说出来书吧的好处,又不让自己的话显得太成人口吻。
这件事情周海并没有在意,随后的一个礼拜,周海跟着家人去了海边旅游,并没有去书店,而当他一周后回到家,并且再次来到北方书城的时候,惊奇的发现3楼已经被从新装修过了,一圈被很矮的木栅栏围出来的空间摆放着十几个桌子和配套的椅子,旧书区值班阿姨也成了书吧管理员,堂而皇之的坐在门口的位置上……
“来的正好。”值班阿姨叫过周海。从身上拿出一张名片。“我叫蒋芳,是这家书城的老板,谢谢你的建议,这几天市里对书吧的议论声很高啊,说是非常具有文化含量,连带着我们书店的流量也大幅增加,据说等下还有市里电视台过来采访,呵呵,真是谢谢你了啊。”
“额……我叫周海,谢谢你了。”周海真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可以见到书吧这种要几年后才会见到的事物。
“是我该谢谢你才对,来,这里是我给你留的位置,以后你来读书可以免费。”
“不,这怎么好。”周海慌忙拒绝道。
“一小时五毛而已,你也是学生吧,让我感谢一下嘛,又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蒋芳说道。
周海真是没想到,坐在三楼角落的平凡阿姨竟然就是这家书店的老板,她从穿到坐,都平凡的像个真的管理阿姨,还找了这么一个角落坐着。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大学毕业后就下海去了南方,做过工厂工人,打杂,文秘,甚至还给小饭店做过厨子。打拼了几年,才回来开起这家书店,一直梦想的地方啊……”蒋芳似乎看出了周海的惊奇,怀念中带着一些感慨的解释道。
书吧中有一多半的位置上都有人,学生,中年人,还有老人,每小时五毛钱实在是称不上贵,而这样一个很不错的环境,也不是随处都能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