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怎么左右推演,李渊都认为此乃得天独厚,无出其右之妙计。
按照李承乾的分析,到下个阶段突厥大兵南下之时,定当是以敲诈为主。以当今唐朝之国力的确难以硬扛,故此只能与其和谈退而求次。
能够在此阶段力压大唐一头,突厥兵自然是骄傲无比,心生懈怠。在他们折返的途中,只要大汉在重要的关隘埋伏突击,不能说是全胜,但也肯定能够捞的油水丰足。
“此计谋的确是个好计,但现在有个不确定点,大汉,他未必就能帮助咱们大唐。”
捋了一下灰白的胡须,刚才那股兴致扫去了几分,不由得让李渊轻叹。
现如今各国之所以安定,只是担忧北部草原悬着的那百万重骑,并不是因为各国关系较好。毕竟在他们眼里,都恨不得要捻死对方。
“皇祖不用担心,既然儿臣能够想到此计,就有其应对之办法。关于大汉出兵的事情,就由我来承接。”
听到了李承乾说的这句话之后,榻上的李渊龙颜动容,他伸出手去似乎想要抚摸李承乾的肩膀,最终却仍是放下。
“你乃未来之大唐国之栋梁,族之希望,如此虎口求生之事,怎能让你去做?!此计不可行,若是你要有更合适的人选,我便赞同。”
即便李渊对自己的二儿子看不上眼,但他对自己的皇孙青睐有加,关爱备至,自然是不可能同意让他前往。
只见李承乾收敛云袖,缓缓的向后退了三步,极具礼仪的双手抱拳跪倒在地上。
“此番前行,若非大唐重要之人物,大汉必不可能出兵协往。我乃大唐皇上之皇孙,此番国难之下,也必不能苟安于事下。”
“吾愿意赴往险境,以求换大唐百姓之安宁,还请皇上三思,务必支持。”
李承乾所说的每句话的称呼,用的都是皇上。毕竟明日才是退位大典,今晚的李渊仍然能够担此称谓。再者,当李承乾说出皇上两字之时,他并不是李渊的皇孙,只是大唐的儿臣。
见到如此无所畏惧,而又有勇有谋的皇孙。几日前玄武门之变过后覆盖在李渊心头的阴云,如今也终于消散,因为他看到了大唐的希望。
眼眶通红的李渊站起身来,仍是具有足够百官臣服之威姿,整理好自己的龙袍,声音洪亮的说道:“朕同意你出使大汉,不过此番前行,必须安然无恙而归。”
“臣领命!”
正当李承乾想要后退撤出大殿之时,李渊挥了挥衣袖,在那门口红漆大柱身后,走出了一位身材娇小,穿着朴素的玲珑美人。
此举让李承乾感到无比诧异,当初父王前来觐见的时候,已经是命全部人退去,为何还会有一人藏于此中,并且还没有被机警过人的李世民发现?
“此番前行,为保证你周身安全必须有人陪同。此女名为玲花,精通暗杀诡道之计,将她带于你的身边,我才能放心。”李渊轻声叹道。
此女何人?是否有着高深能力?李承乾深感疑惑。
似乎是已经察觉出了自己皇孙的疑惑,李渊挥了挥手,示意这名宫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玲花,让朕的皇孙来看看你的厉害吧。”
言语当中,颇具几分自豪之情。
只见这个身材柔弱的宫女后退几步,来到了更加空旷的地方。舞动衣袖,不过是片刻的功夫,三枚银针飞出,直种柱子中心。
为了一探究竟,好奇心极重的李承乾特意走上前去。找到银针所在之处,他用手使劲的拔了拔,银针丝毫未动。
“再把那个东西拔出来吧。”
闻此号令,宫女小步上前,两只手轻轻一捏,不见其发力,竟然就把那李承乾使尽全力并未拔出的银针给揪了出来。入木半寸有余,无论是力道还是技巧,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高手。
“此人乃大秦六国遗孤,当初我兴国之时,路途中遥见难民成群。烈日灼烧之下,此女婴非但不啼哭,反而面带几分讥讽之色,甚得我欢喜,便随留在宫中。”
皇帝身边多多少少也得安排上几个死士,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毕竟谋权篡位的事情,作为过来人的李渊也并未少见。
这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当然暗中还潜伏着更多。只不过此宫女是他甚爱之喜,面容娇弱让人无法防备,是出其不意制胜是关键。
也得知自己的皇祖用心良苦,李承乾双手抱拳,深深的鞠躬作揖,表达自己的敬意。
“多谢皇祖,还请劳烦您明日开具通关文碟,我便即日启程。”李承乾极为认真的说道。
这种事情当然是越快越好,谁也不敢确定那蠢蠢欲动的几十万突厥大军,何时会进发?早做部署,对谁也都有好处。
“这件事情你就放心吧,明日我便差宫中的太监给你送去。今晚天日已不早,回去以后也早日休息。”
听到李渊的吩咐,李承乾转身后退而去,那宫女仍然面含笑意紧随其身后。
“先留步,我还有一事要说。”
“悉听皇祖吩咐。”
“此番前行困难重重,危机四伏,你最好也去跟你的父王说一声,让他也知晓。”
后边的话李渊并没有说出,他的意思是万一出点什么事情,不希望他的二儿子最后怪罪于己,免得新生混乱。
“请皇祖放心,这事情我自然是需要给父王禀报的,若是他不同意,我自然也有办法。”
“那便去吧。”
望着一男一女两人的背影,李渊的心里五味杂陈。他的孙子也只不过7岁而已,虽然聪颖过人,可想到让他担此重任,李渊仍然是有些不是滋味儿。
“这叫什么事儿啊?让一个孩子去冒险,唉…”
唉声叹息过后,李渊稳坐于太极宫当中的这座龙椅上,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扶手处的龙头。想到明日自己即将退位,也不知道以后将何去何从。
在这宫殿当中大摇大摆的走动,能做此事的,恐怕也只有李承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