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来的宣旨太监终于抵达了江西赣州。
宣旨太监带来的不但有太后的《哀痛诏》,还有给他个人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行在,指皇帝离京寄居之处)」
接到诏书和专旨,蒋清扬心情十分沉痛,他泪流满面地思索着当前岌岌可危的形势。
很多年以来一直担心的事情,现在终于不可抵挡地来临了。
从《哀痛诏》和专诏的内容来看,当前的形势真够紧急的。况且诏书发出,由宣旨太监传到这里已经有一个月了,临安的局势只会更加紧张了。
虽然自己自己入仕以来,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但自己一心想着报效国家的念头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当年父亲蒋仪是如此教导的,家乡的父老前辈也是这样教导的。如今国家有难,我蒋清扬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于是蒋清扬决定立即应诏勤王,挽救国家于危亡之际,救民于倒悬之时。
说到起兵勤王,此刻却面临着两个大难题:兵源和粮饷。
临安方面的朝廷只发出一道诏书,给了蒋清扬一个江西提刑的头衔,可是兵源和粮饷都没有丝毫,都要蒋清扬自己去想办法。
而到哪里去找抗燕的义士组织义军?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又到哪里去筹措义军行动所必须的粮饷?
面对这些困难,蒋清扬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办法总是想出来的,他很快就积极行动起来。
听说赣州城里,有位已经历任州县官28年到仕的老人,名叫燕继周,在赣州有很高的威望。
蒋清扬亲自步行到他府上,专程拜访并向老先生虚心求教。
燕老先生大为感动,他惮精竭虑地策画,详细地提出了起兵方案,建议蒋清扬广泛求贤纳士,征集起兵方略
老先生不顾年老体弱,带上儿子一起,四处发动赣州豪杰,甚至连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发动起来了。
才两三天功夫,蒋清扬就向江西各地发出檄蒋,要求各地聚兵集粮,准备入卫京师。
蒋清扬还派他的邻居、朋友刘湖等人,去发动邻郡以至湖南、广东的义士。
赣州有个姓王的青年书生,因为父亲刚死,母亲病危需要人照顾,暂时不能参加义军抵抗暴燕。
他就去求见蒋清扬,对如何激励士气,加强军事训练等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由于抗击燕军入侵是正义的事业,保家卫国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要求。
同时蒋清扬又在江西这官数载,在江西人民中间深孚众望,深爱民众爱戴,所以值此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他登高一呼,便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群起响应。
在极短的几天时间内,一支崭新的,完全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爱国新军组建成功了,人数竟然出乎意料地多达5万人。
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啊,这里有蒋清扬的亲戚、同乡、老朋友,也有许许多多蒋清扬所不认识的军事将领、地方官吏、蒋人书生等等。
保家卫国的共同信念驱动下,他们完全信任蒋清扬,追随蒋清扬起兵抗燕,生死与共,成了蒋清扬今后抗燕大业中的中坚力量。
问题又来了,5万人的新军在极短的时间内组成了,然而这5万人的吃饭和穿衣则又成了大问题,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冷得发抖,衣衫褴褛地去跟燕国军队拼命吧。
临安只给了个空衔,朝廷粮草军饷分蒋未给,这个难题,只有靠蒋清扬自己想办法筹办,由江西人民自己出钱出粮。
相对贫穷的平民百姓来说,他们可以参军去打仗,用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增抵抗暴燕的入侵,但拿不出钱和粮来筹措军饷。
一些富人是有钱有粮的,可是他们却不会心甘情愿地献出来,真金白银的财物,扔到看不见的地方,谁都会肉痛的啊。
怎么办?蒋清扬回到家中,因父亲过世较早,他和母亲、兄弟商量之后,毅然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充作为义军粮草军饷的启动费用,以期能够打动“士民助义之心”,彻底解决义军粮草军饷的经费严重缺乏的首要问题。
蒋清扬把家产清理了一下,然后在他家客厅里设宴,邀请当地父老乡亲的代表赴宴。
他首先站起来,为大家一一敬了一杯酒,然后诚恳地说:
“各位父老乡亲,不瞒大家说,大家都知道,如今燕国的军队已打过长江,日渐逼近临安了。我大齐江山已经是危在旦夕。我蒋清扬决定起兵勤王。为解决义军的粮饷经费不足问题,我和家人商量决定,现将全部家产变卖。你们有经济上有能力买的,请帮忙购买下,实在是没有能力买的,不妨就请作个中人,作个见证。”
蒋清扬拿出一个描金的小匣子,当众把它打开,对大家说:
“这些是我家的田契、房契,还有家母和内人的首饰……值多少钱,各位说一下,我今天要把它们全卖了。”
在座的各位父老乡亲,听了蒋清扬这番感人至深的话,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位白发白须的长者,颤巍巍地站起来,端起一杯酒说:
“蒋大人,你真是爱国爱民的好官,此举实在令人钦佩,老朽敬你一杯。抵抗暴燕入侵,救国救民,人人有责。老朽不会买蒋大人的家产,但你放心,我心甘情愿捐献出我的大部份钱财,作为抵抗燕军的义军军饷,略尽绵薄之力。”
当时在座的许多人也纷纷起立响应,都表示愿意为义军军饷筹措捐钱捐物。
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个在当地算是最有钱,但也是最奸诈的财主王林,见有机可乘,顿时生出一丝邪念。
他急忙站起来,端着酒杯走到对蒋清扬面前说:“蒋大人急需钱财,我可以理解,也很佩服你。但是我的力量有限,如果把蒋家的所有房地产都让给我,我愿出2000两银子!”
人们早就识破了此人的用心,他的话没说完,便有人抢着说:“你这丧尽天良的黑心贼,连这样的便宜也想占,想借这个机会来发财!别做梦了!你想用2000两发臭的银子,就想买下蒋家的所有房产家产,你也太会找便宜了!”
“平时你就是靠坑、蒙、拐、骗,在乡亲们身上尽赚不义之财。没想到,现在正当国家大难临头之时,你不但有儿子不让他去当义兵,自己囤积有大量的粮食不出,还想趁机大发国难财,绝对办不到!”另一位乡亲也斥责道。
王林听了,讨了个没趣,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大家你出五百,我出一千的,很快就筹措到了一大笔款项,最后一清点,大伙一共拿出了20000两银子和1000石稻谷,全部都献给义军作为粮饷的经费。
蒋清扬从匣子中倒出来的的房契、地契,以及首饰,没有谁忍心买去。
推却半天后,蒋清扬只得将这些财物暂时寄存在乡亲手里。
蒋清扬心里很是感激,举起酒杯向大家一一致敬,并且说:“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我蒋清扬一定不辜负各位的期望,只要有一口气在,我一定依靠咱们老百姓,不屈不挠地完成抗燕救国的大业!”
乡亲们也纷纷端起酒杯来,说道:“蒋大人,你就放心地去吧!一切有我们呢。我大齐国要是多有几个像蒋大人您这样的官儿,大齐肯定不会亡!”
蒋清扬献出家产,而且是全部家产的事很快在赣州四处传开了。
他的这一举动,在江西各地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才短短几天功夫,各地平民各方人士纷纷解囊捐钱捐粮,很快凑足了义军急需的粮饷,又一个难题总算是解决了。
蒋清扬在江西组织了几万人马的义军准备进京勤王,有个所谓的好心朋友听说后,特意跑来劝告他。
“如今燕军在统帅孔智松的带领下,如狼似虎一般,正兵分三路向南挺进我大齐,攻破郊县,迫近内地,势不可挡。你率领几万新组建的,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乌合之众前去迎战,这跟驱使一群赤手空拳的人与尖牙利爪的猛虎搏斗有什么两样呢?还不完全是去送死吗?你这样做值得吗?”
蒋清扬坚定地说:“我承认,我也知道你说的是很有道理。想想我大齐国开国300多年以来,但国家养育臣民300多年。现在国家遇到危难,在此外敌入侵,危在旦夕之时,想要征召天下兵马前来勤王救驾。可笑的是天下之大,居然没有一兵一马站出来响应的,对此我实在是深恶痛绝。有签于此,我愿意自不量力,以身许国,好以此来激励天下忠肝义胆的侠义之士,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能够闻风响应,和我一起共同保家卫国,保卫朝廷。只有正义在手,才能确定正确的谋略,也只有人多力众我们才可以获得成功,只有这样国家社稷才有可能保全啊!”
那位友人也感动了,当即表示愿意追随蒋清扬,誓死为抗燕大业殊死奋斗。
消息传开,有更多的人开始从四面八方汇聚起来,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抗燕大业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