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修真文明学习的日子》第五章进入胎息期免费阅读

分类

第五章进入胎息期

在修真文明学习的日子
在修真文明学习的日子

初中与小学则完全不同了,此时的学生体内经脉发育完全,在老师的细心教导下,会开始将温养了八年之久的真气在体内筋脉运转。

人体内的经脉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阻塞,而是畅通的。所以没有什么要用真气打通经脉才行。由于修真功法的特殊作用,在体内经脉运转到真气将会在形成循环,这个循环并不定能够形成周天。可能需要一些时日才行。这样,每一个人的修真天赋这时就显露出来了。天赋高的人可以在第一次就能够形成周天。而天赋差的人估计要很长的时间才行。像张朝他就用了半年才完成第一个周天。

形成周天之后,真气的特殊性就显露出来,会形成一奇特点力场,在天灵穴处牵引天地精气入体,下沉丹田和体内真气混合。一旦天地精气和后天真气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时,也就是炼气期的顶峰,乃是进入胎息期的关键。

后天真气和天地精气结合,形成先天真气,这就是胎息期的标志。

现在张朝体内丹田仍然是后天真气和天地精气的混合,已经到了两者平衡的边缘,但也许是天赋的原因,在运转真气形成周天之际,总是在关键时刻无法融合两者能量,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什么是胎息期呢!根据修真课本上的解释,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将体内的后天之气练成先天,而人在出生之后,就已经失去了先天之气,那怎么才能成就先天呢,那就是借助天地精气。天地精气乃天之生气,也是先天之本,将其引入体内,结合后天真气,混合后结成一个先天元胎,就跟孕育了一个孩子一般,后天真气是卵子,天地灵气是精子,后天真气和天地精气在丹田这个*内结合,从而重新生出一种先天之气,那就是先天真气。

现在张朝的问题是后天真气和天地精气无法结合,就跟卵子和精子无法结合一般。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这自然能够从课本上找到答案,那就是天赋原因,所谓的天赋又是什么呢?天赋其实是一个人天生的精神力大小,每一个人的精神力是天生的,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精神力对于修真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真气在体内运行,生成先天真气,以及以后的真元力都需要精神力去控制。天生精神力高的人,控制起后天真气,先天真气,真元力就要轻松很多。

一些修真学者研究显示,每一个人的精神力差距并不太大,他们发现,天赋极高的修真者和天赋极差的修真者,他们的精神力差距不过是十分之一左右。但就是这十分之一点差距,让他们的修真天赋相差万里,无异于天壤与云泥之别。

在修真精神研究界专门将一个人的精神力数据化。他们将一百精神力表示为精神力正常,也就是修真天赋不高也不低。低于一百的为天赋不佳,高于一百的为天赋极佳。

这种表示倒跟地球的智商表示有些相似,不过数据差距就小很多了。

如果按照这种精神力数据判断,张朝的精神力估计是处在一百以下,属于天赋不佳的那类。

张朝静下心来,集中精神放在了腹部的那团温热的丹田上,根据记忆中的修真功法,缓缓得运转起丹田中的后天真气来。至于另一种天地精气则缩合成紧密得一团一动也不动。天地精气不属于自身本源之气,乃外来之气,精神力无法控制,唯有在和先天真气结合后形成先天真气,才能控制。

精神力一动,那股后天真气顿时从丹田缓缓升腾而起,从特定的经脉开始运转起来。有了原来张朝的记忆,张朝没有丝毫生疏感。不过,另张朝很奇怪的是,从前运转得比乌龟还慢地后天真气此刻竟然以惊人的速度在固定的经脉内循环起来,没多久就完成了一个周天,然后没有任何阻力继续循环起来。

张朝被惊得差点放弃了精神控制,不过,在一阵紧张后重新将开始乱窜到真气控制起来,这个过程轻松得就仿佛喝茶吃饭。然后又连续循环了了五个周天,速度才慢下来。

不过,张朝已经没有心思惊讶了,现在他丹田已经开始沸腾了,因为连续五个高速循环周天,引导进来大量的天地精气。丹田内终于发生彻底的变化了。

这个情况,张朝挺老师说过,也在课本上见过,这是进入胎息期,形成先天元胎的预兆。张朝按照书本上写得方法,将整个精神力沉入丹田之内,控制后天真气按照天地精气沸腾的频率也开始沸腾起来,仿佛丹田内起了一个漩涡一般,生成一股吸力,不断将全身各处遗留的后天真气和源源不断缓慢生成的后天真气吸引入丹田,更是通过天灵引导天地精气进入丹田。

不知过了多久,没有书本上所说的辛苦和精神力会损耗过度的状况出现,张朝的感觉是非常轻松,只要精神一动,真气就会如手臂般听从自己的命令。

此刻的张朝用一种很惊奇欣喜的心情仔细得观察着丹田中的一切动静,这种感觉非常的奇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很神奇的世界,飘飘渺渺,奇诡莫测。无法用语言去形容丹田的真正景象!

终于,后天真终于和天地精气在张朝有意识引导下结合成了一个鸡蛋般的灰茫茫气团。这个过程比起张朝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张朝不禁高兴起来,结成先天元胎了,过不了多久,先天真气也将形成了。

突然间,张朝感觉到那个先天元胎气团一阵剧烈颤抖,然后一声仿佛轰鸣一般的耳鸣之音响彻了整个丹田,这种耳鸣之音传出了丹田,传向了全身各处。

......

上一章
下一章